2023年8月9日上午,清华大学医学院赴长三角实践支队联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研究生第五党支部开展“聚焦专业前沿,投身强国建设”共建活动。

支队成员首先前往复旦大学校史馆参观学习,参观过程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总支委员、2022级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书记张鹏详细介绍了复旦大学的创办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通过展馆内陈列的丰富的历史文物和照片,支队成员深入了解复旦大学的百年历程及其为中国高等教育做出的重大贡献。

参观结束后,两校学生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G209会议室开展联学共建。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生、校博讲团讲师王紫怡以“水木湛清华”为题,就清华大学百余年发展历程和辉煌办学成就进行了分享,阐释了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并通过梅贻琦、蒋南翔、钱学森等清华人物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了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关键作用与突出贡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总支委员、2022级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书记张鹏以“生平无所欲,唯愿在树人——追忆谈家桢先生”为题,分享了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先生的生平事迹。谈家桢先生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谈家桢先生的动人事迹让大家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献身真理、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座谈结束后,支队成员来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展厅,参观了解学院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学术成果与先进事迹。参观过程中张鹏同学重点向同学们讲述了“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钟扬老师的先进事迹。钟扬老师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奉献的一生,他扎根祖国大地,艰苦援藏16年,他始终将为少数民族培养人才、保护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当成自己的使命,直至献出了生命。听完钟扬老师的先进事迹,大家均为之感动,纷纷表示应当以钟扬老师为榜样,弘扬“种子精神”,深深扎根自身科研岗位,脚踏实地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次联学共建,同学们对复旦大学的历史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深刻感受到复旦大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的厚重历史底蕴和学术氛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们的先进事迹也让同学们备受感动和鼓舞,大家表示要努力向先辈们学习,做心怀“国之大者”的新时代青年。最后,双方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希望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学习,共同提升。

2023年8月10日下午,支队成员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崇敬之情,走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重温这段不朽的征程。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里是一座讲述建党故事、彰显建党初心、诠释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殿堂,是发掘中国共产党历史根脉的的精神家园。

步入展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庄严雕刻的中共一大参会人员群像,是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经过这片庄严圣地,支队成员一路参观“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等主题展厅,驻足于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感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感悟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创造的伟大奇迹。

支队成员玉苏甫卡迪尔表示:“站在这里,我被深深地触动,从革命先烈们的伟大事迹中体会到青年人应有的担当与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传承和发扬建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