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培养,使”卓越医师-科学家“项目拥有更多可能性---

1、基础阶段:清华底色·夯实基础
1-3年级,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学生在清华大学学习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生命科学、医工交叉等通识和基础课程,通过“临床早接触”+“科研早接触”为医学生打好宽厚的人文、科学、理工理论基础。
打破原有医学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通过开展“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实现从基础到临床的贯通式教学,让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系统为单元,从基因-分子-细胞到组织-器官-系统进行有序而完整的学习。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设置特色课程,拓展“临床早接触”,让学生入学后即进入临床观摩,直观感受医学的专业和职业特点,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和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进入教授的课题组进行“科研早接触”,在学业初期进行科研渗透,并拓展在工科、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社科等各方面的交叉科研接触和探索,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注重临床思维培养的序贯性,使医学生具备对疾病系统理解能力,奠定医学生多样化发展以及培养医工交叉和转化医学人才的基础。
2、科研阶段:国际视野·科研创新
本阶段中,学生将进行进行为期2年系统而完整的“医学+X学科”科研训练:
根据学生的志趣和积累,为学生创造自由选择的多路径发展机会,学生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基础医学或临床医学的研究方向,并同时可开展医学与多学科交叉方向的研究(包括医学+文、理、工及医疗管理等)。为未来成长为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医政管理家打下重要的基础。
清华在深化、稳定与美澳两家医学院校联合培养的基础上,拓展了更广阔的全球顶尖医学生培养合作平台:如,美国西达赛奈医学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健保集团(SingHealth)、国立大学医学院、A*STAR研究中心,以及澳大利亚George Institute等国际一流院校与机构,为清华医学生提供国际顶尖的科学研究与丰富的临床训练的机会,为激发个人潜能和创造力提供更广泛的平台。
对成绩优异并具有浓厚研究兴趣,在学习实践中凸显科研能力的学生,可申请进入清华大学MD/PhD一贯制博士培养项目,将2年的科研训练环节进行强化升级至3年,采用“3+3+3”一贯制培养模式,为有志向从事深入科学研究的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和时间保障。可利用3年时间开展并完成临床课题相关的科研训练,提高学生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将创新型研究成果转化于临床应用中的能力,达到学术水准的学生可同期获得MD/PhD学位,实现培养“多元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临床阶段:复合交叉·临床实践
本阶段中,学生将进行为期3年规范而完整的临床训练:
临床阶段的第一年进行器官系统课程整合,以系统为单位进行完整的临床医学课程学习。第二年深入到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轮转实习,提高临床知识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在国内或国际顶尖医疗机构的临床环境中浸润学习,运用科研训练阶段所学拓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医研结合,为解决临床诊疗中遇到的问题开发新思路、新策略。会引入赴海外顶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学习轮转机会,加强临床训练的序贯性和标准化,注重学术研究的跨国交流,拓宽国际化视野,培养全球胜任力。
同时提供多元化的临床实习机会:2019年,清华大学医学院与“美国医学院协会”签署申请协议,获得进入“访问学生学习机会”(Visiting Student Learning Opportunities,VSLO)项目的许可,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获得该许可的医学院校。医学院在读临床医学生可通过本项目申请进入VSLO主办成员的医学院或医学中心开展短期临床前接触,申请成功的学生可在美国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见习、实习及公共卫生等项目的学习。医学生在临床学习阶段可以申请至清华的合作单位,如美国西达赛奈医学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等国际顶尖的医疗机构进行实习、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