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4年10月28日由基础医学院牵头,联合生命科学学院于医学楼B323报告厅举办了2024年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指导教师研修班座谈会。来自基础医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资深博士生指导教师、新上岗博士生指导教师和教务人员20余人参会。会议由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贾怡昌教授主持。

会议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医学、生物医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秘书夏永静老师首先介绍了分委会研究生项目培养体系架构与学位审议流程,建议学科专家组成员能参与更多的环节把关,包括学生预答辩、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培养方案与课程的预审核等工作,强调关口前移对学位质量把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从分委会审议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出发,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全过程培养中的主体责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要严格把控学位论文质量和学术规范。

分享嘉宾:夏永静、王大亮、林欣、吴畏
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大亮老师结合多年来学生工作经历和研工组工作,分享题为“践行导学思政,助力研究生全面成长”的主旨报告,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全面介绍了导学思政的内涵、开展背景与意义,主旨要义与核心要素以及实施方案,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及和谐长效的导学互动关系是开展“导学思政”的重要前提和实施保障。王老师从学术科研、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三个层面细化导学思政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建议。最后,王老师从基础医学院学生导学思政调研报告出发,反映学生希望导师在学术科研的指引和职业发展的资源两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同时,大部分学生希望学院和学校在心理健康咨询指导给予更多的帮助。
生物学学位评定分委会副主席、基础医学院资深博导林欣教授分享了他多年导师经验,突出“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把学生当做好朋友或好伙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要和学生一起科研攻关,解决科研问题,既要为学生求学生涯中提供强大的后盾,也要培养学生有独立的学术思想,实事求是,专注重大科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与会老师现场交流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贾怡昌、李海涛、林欣、常智杰、胡佳琪、潘登、那洁、Harihar Basnet
生命学院资深博导吴畏教授围绕“立德树人”,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强调育人的重要性,建议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要明确规则,做好培养过程质量控制,对于特殊情况学生要早发现、早沟通、早解决,避免学生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疏导,产生学生情绪积压和心理问题等不良后果。

会议剪影
随后,与会老师们进行了积极发言和讨论。年轻的博导们向资深教授就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困惑进行请教,基础医学院资深博导常智杰教授、林欣教授和那洁副教授给予解答,强调导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视角考虑问题,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重视并关注“不一样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花期绽放。在科研诚信方面,对于文章成果和作者署名问题,导师首先要对学生尊重和信任,并多交流,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