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由基础医学院主办的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前沿系列讲座(Frontier of Biomedical Seminar)第七期报告在医学科学楼B321顺利举行。本期讲座贾怡昌教授荣幸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孙鹤教授来访交流,报告题目为“From Lab to Bedside: The Scientific and Regulatory Bridge in Innovative Drug Translation”。报告由贾怡昌教授主持。

贾怡昌教授主持报告
会议初始,贾怡昌老师对孙鹤教授莅临来访基础医学院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孙博士的研究方向及所获杰出成就。孙博士是药物研发与管理专家、临床药理学和生物药学专家,中国国家级特聘专家,1993-2006年任美国FDA首席科学家/审评官,主导制定7项国际ICH指南,获FDA杰出成就奖及凯尔西药物安全卓越奖。归国后任天士力高管及英国诺丁汉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上海交大、美国太平洋大学访问教授。先后主持30余项国家级新药项目及FDA/NIH课题,拥有90余项发明专利,发表百余篇论著。其团队开发中国新药32个,获境外504项监管批准。
报告中,孙博士分享了其团队长期以来积累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见解。他结合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研究的挑战与机遇,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孙老师的研究融合临床药理学、转化医学与定量药理学,推动跨学科创新。他运用群体建模、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发掘传统与现代药物的临床价值,优化给药方案,拓展新适应症;在基础药理学、系统生物学及药物经济学层面,他深入探究复杂药物体系的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价及国际注册策略;其学术愿景是以科学证据为桥梁,推动新药的标准化、现代化与全球化,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研发与评价范式,为中国首创(FIC)及同类最优(BIC)创新药进入全球市场并提供可复制路径,助力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近年来,孙博士担任30余个中国发起、全球开展美国多区域临床试验(MRCT)的FIC与BIC产品专家顾问,带领团队帮助一批中国企业的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大处方产品获得了美国FDA的临床IND批件或开展了国际多中心二、三期临床试验。
报告期间,师生们专注聆听,不时记录要点。在交流环节中,大家积极提问,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与孙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为跨校学术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

报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