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香港城市大学(港城大)副校长李娟与香港可持续发展协会主席居大功一行莅临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进行交流访问,旨在加强两地高校在科学研究与教育领域的合作,并探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向。基础医学院院长李海涛、副书记王大亮、院长助理倪建泉、院长助理郭晓欢、传染病中心主任张敬仁等参加交流座谈。座谈会由基础医学院院长助理倪建泉教授主持。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倪建泉代表基础医学院致欢迎词。他对李娟副校长和居大功主席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基础医学院一直以来重视与国内外高校、机构、医院等单位的合作和交流,希望此次来访能增进两校对彼此的了解,找到契合双方优势的合作方向和内容,未来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基础医学科研的深入开展和研究成果的转化。

倪建泉致辞
李海涛介绍基础医学院的整体概况。他指出,在清华新医学的整体框架下,基础医学院是医学学科体系的基石,占据着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学院全力推动高质量学科建设与发展,围绕疾病与健康,成立了免疫中心、肿瘤中心、传染病中心及再生、衰老与慢病中心四个中心,形成免疫学、肿瘤学、传染病学、再生衰老及慢病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基础医学学科布局。学院持续完善升级科研公共平台,建设创新型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目前在抗体研发、感染免疫机制、肿瘤发病机制、再生衰老和慢病等多个方向取得重大突破。藉此良机,期待两校加强跨校际、跨地区、跨学科的合作交流,在基础医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科学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和攻关,共同推进医学领域的原始创新和转化应用,从基础医学研究到临床应用探索等前沿研究项目实现新的突破。

李海涛介绍基础医学院情况
李娟作为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内地策略)及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副校长(学术),在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她介绍了香港城市大学的整体情况,以及港城大目前在生命科学与健康科技领域的进展和亮点项目。港城大于1月成立生物医学学院,学院整合了生物医学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及数码医学等领域的科研实力,研究内容涉及可穿戴设备、生物标志物、类器官和组织工程、细胞基因治疗等多个方面。此行旨在探寻港城大与清华大学在医学相关学科上的合作契合点,推进跨校际、跨地区合作,期望双方能够在基础医学研究、医学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链接与交融,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攻克医学领域的难题,为生命和健康科学提供创新解决案。

李娟介绍香港城市大学情况
香港可持续发展大会居大功介绍香港可持续发展协会概况。他表示,作为香港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力量,香港可持续发展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医学实践的融合,发挥自身资源整合能力和影响力优势,积极募集资金助力于医学研究与发展。协会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应用探索、成果转化等医学相关的前沿研究项目。此次来访希望通过与基础医学院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找到可落实合作的契合点和交叉点,整合双方优势资源,积极募集资金支持并组建联合科研团队,推动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探索和成果转化的落地实施。香港可持续发展协会执行会长莫梦琳分享了她在促进国际健康产业合作、推动创新理念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成果、经验与理念。


居大功、莫梦琳介绍香港可持续发展协会情况

李海涛向李娟赠送清华文创纪念品

李海涛向莫梦琳女士颁发捐赠证书
座谈期间,李海涛代表学院向李娟赠送清华文创纪念品作为留念,向莫梦琳颁发捐赠证书并对其捐赠表示诚挚的谢意。双方代表围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分享了各自在相关领域的经验与成果。学院教师代表王大亮、蓝勋、向烨、刘志华、常智杰实验室李俊博士纷纷发言,介绍各自中心、实验室的师资力量、研究进展以及亟需支持的课题项目内容。
此次与香港城市大学及香港可持续发展协会的交流,不仅促进了双方在医学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交流,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与内地高校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期待双方在基础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为医学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座谈会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