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
-
阻断蚊虫传病毒!清华团队上新招2024-04-19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胡小玉课题组发现上皮间肥大细胞功能2024-04-13
2024年4月12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胡小玉课题组在《Immunit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Intraepithelial mast cells drive gasdermin C-mediated type 2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文章以定植于肠道上皮中的一类特殊肥大细胞群体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这群肥大细胞在二型免疫反应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这群肥大细胞与上皮细胞相互作用,激活上皮细胞中的Gasdermin C蛋白,从而介导二型免疫关键细胞因子IL-33分泌的多细胞互作链条...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程功团队发现一种进化保守机制促进蚊媒病毒感染与传播2024-04-11
以登革病毒、寨卡病毒、乙型脑炎病毒为代表的黄病毒 (Flavivirus) 由蚊虫携带并传播,每年导致数亿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引起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2024年4月10日,清华大学程功教授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杂志上发表题为《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ubiquitin ligase drives infe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flaviviruses》的研究...
-
基础医学院郭晓欢课题组揭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3型天然淋巴样细胞和肠道免疫的关键机制2024-04-01
2024年4月1日,郭晓欢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ysregulation of Wnt/β-catenin signaling contributes to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through regulation of 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3型天然淋巴样细胞和肠道免疫功能的重要调控作用。3型天然淋巴样细胞(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3s)是一类主要位于肠道黏膜及相关淋巴组织的...
-
基础医学院郭晓欢课题组研究揭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3型天然淋巴样细胞和肠道免疫的关键机制2024-04-01
2024年4月1日,基础医学院郭晓欢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失调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过影响3型天然淋巴样细胞促进肠道炎症”(Dysregulation of Wnt/β-catenin signaling contributes to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through regulation of 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3型天然淋巴样细胞和肠道免疫功能的重要调控作用。3型天然...
-
基础医学院彭敏课题组发现一种全新的T细胞状态2024-03-29
2024年3月26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彭敏副教授课题组在《实验医学》(《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杂志发表题为“通过特定因子诱导类永生化功能性T细胞”(Induction of immortal-like and functional CAR T cells by defined fact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全新的T细胞状态,即类永生化功能性T细胞(Immortal-like and Functional T cells),简称TIF。TIF具备类似于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s)那样接近于无...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郭增才受邀在《神经元》合作综述大脑左右半球间信息交流与脑功能偏侧化2024-03-10
2024年3月7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郭增才研究员受《神经元》杂志邀请在线合作发表题为《大脑左右半球交流:脑功能偏侧化之洞见》(Cross-hemispheric communication: Insights on lateralized brain functions)的综述论文,指出大脑功能的偏侧化不能完全用静态因素(如遗传差异、大脑结构的非对称性等)来解释,学习依赖的左右半球间的非对称信息交流对脑功能的偏侧化具...
-
基础医学院那洁/丁强组合作应用人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肝细胞共培养模型研究肝炎病毒感染2024-02-29
-
基础医学院王雅婷课题组发文揭示自噬在促进抗结核免疫中的重要作用2024-02-28
-
基础医学院那洁/丁强组合作应用人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肝细胞共培养模型研究肝炎病毒感染2024-01-13
研究摘要图肝炎病毒如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特异性感染人和少数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肝细胞。而作为肝脏驻留型巨噬细胞的Kupffer细胞(KC)在清除病原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人类KC来源十分有限,研究KC在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收到了较大的限制。因此,人多能干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 hPSC)分化的巨噬细胞(induced macrophage, iMAC)可作为替代人组织驻留型巨噬细胞如KC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