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
-
基础医学院丁强课题组报道寨卡病毒逃逸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的重要机制2024-08-16
2024年8月15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丁强课题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题为“寨卡病毒NS5蛋白利用宿主CRL3泛素连接酶降解STAT2从而抑制干扰素反应”( Zika Virus NS5 Protein Inhibits Type I Interferon Signaling via CRL3 E3 ubiquitin Ligase-Mediated Degradation of STAT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寨卡病毒NS5蛋白通过招募CRL3泛素连接酶及其底物识别蛋白ZSWIM8,降解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STAT2,从...
-
基础医学院向烨团队合作发现甲病毒的新型受体识别机制2024-08-15
甲病毒(alphavirus)是一类具有囊膜的单链正义RNA病毒。它通过蚊子等节肢动物在人类、鼠、马及鸟等多个物种中广泛传播并引起相关疾病。甲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发热、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发重症脑炎,甚至导致死亡。其中一些甲病毒,如东部马脑炎病毒(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EEEV)等,致死率可高达30%以上。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任何药物或者疫苗被批准用于治疗或预防甲病毒感染。极...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刘锦涛团队揭示细菌群体耐受抗生素新机制2024-08-14
抗生素耐药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大挑战。了解细菌对抗生素的响应对理解耐药的产生至关重要。许多病原细菌在感染过程中以群体形式存在。细菌群体常表现出空间异质性,群体中不同空间区域的细菌处于出不同的生理状态,这使得抗生素的疗效具有很强的空间依赖性。此外,空间异质性能够促进细菌产生跨区域的相互作用,导致群体抗性。2024年8月13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刘锦涛课题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ersist...
-
基础医学院常智杰教授团队“用于鉴定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的CREPT抗体”成果完成专利普通许可2024-07-11
常智杰教授团队前期研究在Cancer Cell杂志发表了自主命名的一个新基因CREPT,其在肿瘤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该团队的研究成果“用于鉴定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CREPT抗体”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受到了产业届的广泛关注。近期,经清华大学知识产权管理与成果转化领导小组2024年第6次会议审议,同意将该成果普通许可给“北京金菲尔医学检验实验室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实施。该公司负责推动CREPT肿瘤诊断试剂盒研究和...
-
祁海团队发现记忆B细胞再分化调控机制——表观遗传印迹记录的 B 细胞免疫生活史2024-07-06
B细胞分化:向终点奔跑的孩子当机体遭遇相同病原体感染时,有些记忆B细胞可以迅速分化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而另一些记忆B细胞则重新分化为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GC)进行进一步的B细胞受体(BCR)高频突变和亲和成熟。由于针对流感、HIV等高度变异的病毒的广谱中和抗体往往积累了大量体细胞高频突变,记忆B细胞反复重返GC反应被认为是产生这类抗体的必要条件。前人有证据暗示,表达不同抗体种型(isotype...
-
基础医学院王雅婷团队在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发表自噬与粘膜病原体感染的综述论文2024-04-28
2024年4月17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王雅婷团队在《Current Opinion》系列综述期刊《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上发表了特邀综述文章,题为“自噬因子在固有免疫抵御粘膜相关病原体中的功能”(Function of autophagy genes in innate immune defense against mucosal pathogens)。该综述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自噬因子在粘膜固有免疫系统中的非经典调控功能,及其在宿主抵抗粘膜相关病原体中的重要作用。粘膜免疫系统作为机...
-
基础医学院沈晓骅团队揭示细胞核RNA稳态系统协调细胞功能和延缓衰老的新机制2024-04-23
细胞核通过转录解码基因组对细胞功能的发生具有核心作用。虽然我们对各个生物学过程以及分子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理解细胞如何协调不同途径的功能仍然具有挑战性。在复杂的细胞环境中,细胞核RNA作为一种隐藏的调控信息,对发育过程中基因的动态时空表达至关重要【1-3】。在细胞核中,多种RNA被合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P)颗粒,包括非编码RNP、信使RNP和核糖体亚基RNP【4】。这些RNP在...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赵佳伟博士《自然》发表第一作者论文揭示阿片受体的构象动态2024-04-21
在临床治疗领域,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和芬太尼,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强效镇痛药,它们通过激活脑内的µ型阿片受体(µOR)产生镇痛效果。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历史悠久,鸦片的使用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古代苏美尔文明,而使用提纯的吗啡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然而,阿片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耐受性增加以及严重的副作用,如便秘和致死的呼吸抑制。2000年以来,阿片类药物过量使用已经造成约40万人死亡。正在发生的阿片危机...
-
基础医学院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发现共生菌环境干预可阻断蚊媒病毒传播流行2024-04-19
蚊媒病毒传染病的传播流行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之一。以登革热和寨卡热这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蚊媒病毒传染病为例,登革热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感染流行,每年引发多达3.9亿人感染、50-100万人入院治疗;寨卡热于2015年至2017年在太平洋岛屿和南美洲突然暴发大规模疫情,不到一年时间内出现了超过22.3万例寨卡确诊病例,数千例新生儿小头畸形病例,国际卫生组织将寨卡疫情宣布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迄今为止,多数蚊媒...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发现共生菌环境干预可阻断蚊媒病毒传播流行2024-04-19
蚊媒病毒传染病的传播流行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之一。以登革热和寨卡热这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蚊媒病毒传染病为例,登革热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感染流行,每年引发多达3.9亿人感染、50-100万人入院治疗;寨卡热于2015年至2017年在太平洋岛屿和南美洲突然暴发大规模疫情,不到一年时间内出现了超过22.3万例寨卡确诊病例,数千例新生儿小头畸形病例,国际卫生组织将寨卡疫情宣布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迄今为止,多数蚊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