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
-
李海涛课题组合作揭示组蛋白组胺化修饰的调控机制2025-01-12
表观遗传学调控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生命体对基因表达或细胞表型变化的调控。其中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是一类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近年来,除了常见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类型(如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外,又鉴定出了许多新型的组蛋白修饰如乳酰化、巴豆酰化、2-羟基异丁酰化等修饰。众多新型组蛋白修饰直接参与了对基因转录的调控、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相互转变、DNA损伤修复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神经递...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张敬仁团队揭示血浆天然抗体介导肝脏杀菌的机制2025-01-03
由多糖荚膜包裹的致病菌(encapsulated bacterium, 荚膜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是导致人类脓毒症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医学界早就认识到重症血流感染通常发生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弱势群体”,而极少发生在健康青壮年个体。这个流行病学现象暗示青壮年个体中存在识别与清除侵袭性细菌的天然免疫力,但目前对这种 “健康免疫力”的机制缺乏认知。2024年12月24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传染病中心张敬仁课题组在《Journa...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刘锦涛团队发现群体特异性死亡促进细菌扩张2025-01-03
细菌在营养匮乏的环境中的如何生存是微生物学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浮游态细菌常通过提高营养转运能力、降低非必需活动等方式提高存活。群体状态的细菌是否有更好的生存策略?2025年1月2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刘锦涛课题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ommunity-specific cell death sustains bacterial expansion under phosphorus starvation”(群体特异性细胞死亡维持细菌在磷饥饿...
-
傅阳心/彭华合作研究开发新型瘤内Treg和CD8 T细胞双功能融合蛋白抗肿瘤药物(特洛伊木马 )2024-12-09
肿瘤免疫微环境复杂而多变。在肿瘤微环境这个战场之中,免疫激活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双方持续交战,免疫激活细胞要想直捣黄龙,杀灭肿瘤细胞,必须先冲破免疫抑制细胞的阻碍。然而免疫激活细胞CD8+T持续作战、疲惫不堪,体力逐渐耗竭,大部分都趋于耗竭状态,即使兵源有所补充(引流淋巴结迁移至肿瘤),但因数量差异悬殊迅速败阵。免疫抑制细胞如Treg、MDSC(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等数量众多,力量强大,手段多样,持续压制着CD...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联合开发新型病毒性肺炎可吸入纳米催化疗法2024-11-26
2024年11月26日,清华大学程功教授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大学郑斌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 Materials》杂志发表了题为《Inhalable nanocatalytic therapeutics for viral pneumonia》的研究论文。合作团队开发了一种可降解且生物相容性好的铈基单宁酸(CeTA)纳米酶,并将其与一种自组装肽结合,创建了一种鼻腔吸入制剂(CeTA-GGGKLVFF-tk-PEG,简称 CeTA-K1tkP),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肺炎是一种主要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
-
张林琦/陈志伟/王新泉团队发现广谱高效抗新冠病毒纳米抗体2024-11-18
2023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已经被消灭,新出现的突变株正不断突破以往毒株建立起的免疫屏障,掀起新的感染高峰。面对新的威胁,亟需下一代可打破病毒免疫选择-病毒突变循环的疫苗与抗体,且最好可通过阻断其经呼吸道感染来实现预防多种冠状病毒的传播。纳米抗体来自骆驼科等动物体内的重链抗体,具有体积小、特异性强、稳定性强、易生产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林欣团队在《Cell Reports》发文报道新型T细胞嵌合受体STAR高效靶向低丰度肿瘤新抗原2024-11-13
2024年11月8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林欣教授团队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TCR-mimicking STAR conveys superior sensitivity over CAR in targeting tumors with low-density neoantigens”的文章,报道了新型嵌合抗原受体STAR在靶向低丰度新抗原肿瘤中的高敏感性潜力,有望推动T细胞免疫疗法进入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时代。图1. 文章图文摘要研究背景:突破实体瘤免疫治疗瓶颈过继性T细胞疗法(ACT)在血液...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发现新冠病毒适应性突变增强病毒感染性和免疫原性2024-11-12
2024年11月12日,基础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柳叶刀》旗下子刊《eBioMedicine》杂志发表了题为"A substitution at the cytoplasmic tail of the spike protein enhances SARS-CoV-2 infectivity and immunogenicity"(刺突蛋白胞质尾区的替换增强新冠病毒的感染性和免疫原性)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筛查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刺突蛋白(Spike)中的高频突变位点,发现Spike蛋白胞质尾区第1263位脯氨酸(P)到亮氨酸(...
-
基础医学院吴励教授应邀撰写文章,对利用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疗法设计中的新思路和新策略进行评述和展望2024-10-21
近期,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吴励教授应《科学》杂志邀请撰写Perspective文章,对利用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疗法设计中的新思路和新策略进行了评述和展望(Zhou & Wu, Science, Oct 17, 2024)。癌症是一种伴有免疫反应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DC) 对肿瘤微环境 (Tmour Microenvironment, TME) 中的免疫应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包括从肿瘤细胞捕获抗原,并将肿瘤抗原呈递给 T 淋巴细胞,这些T 细胞...
-
基础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发表特邀综述总结微生物调控昆虫吸引行为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应用策略2024-10-16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于2024年10月12日在《Current Opinion》系列综述期刊《Current Opinion in Insect Science》上发表了特邀综述文章,题为《Microbial interactions shaping host attractiveness: insights into dynamic behavioral relationships (微生物调控昆虫行为:解析多维度行为关系的奥秘)》的特邀综述文章。该综述全面总结了微生物影响昆虫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展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