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
-
清华大学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发表综述丨微生物助力蚊媒病毒病防控:从实验室到田间2025-09-08
蚊媒病毒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全球超过一半人口生活在高风险地区,而大多数相关疾病 (如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尼雅热和裂谷热) 仍缺乏有效疫苗和特效药物。传统化学杀虫剂正面临耐药性和生态安全问题。近年来,基于微生物的制剂逐渐受到关注,成为潜在的可持续替代方案。2025年9月3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程功教授与深圳湾实验室刘洋研究员在 Cell Press旗下期刊 Trends in Microbiology表题为 “Microorgani...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梁冠翔课题组合作开发交互式口腔病毒资源库2025-09-08
口腔微生物群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系统之一,与口腔及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口腔菌群在维持免疫平衡、预防病原体入侵以及影响代谢和炎症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相比于对细菌的深入研究,口腔病毒组的组成与功能却长期缺乏系统性的解析。作为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毒组不仅调控细菌群落的结构与动态,还可能通过跨部位传播影响肠道及全身微环境。因此,全面解析口腔病毒组的多样性及其与宿主健康的关系,...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梁冠翔课题组开发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原噬菌体/噬菌体识别工具2025-08-25
原噬菌体是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将其自身基因组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的特殊存在形式。它在细菌群落的结构与功能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原噬菌体进行准确鉴定,成为深入研究其功能的首要步骤。然而,这一鉴定工作面临两大挑战:首先,噬菌体基因组具有极高的变异性,导致基于序列相似性的蛋白鉴定方法效力大幅降低;其次,原噬菌体与宿主基因组的边界往往模糊不清,使得整合位点附近的基因难以准确判定是源自细菌本身,还是来...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一种新型白蛋白招募型脂质纳米粒系统2025-08-15
mRNA疫苗在传染病防控和肿瘤免疫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递送依赖的传统PEG修饰脂质纳米粒(PEG-LNP)存在肝脏富集、免疫原性强和安全性风险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疫苗的疗效与应用范围。优化mRNA疫苗在体内的分布特性是开发新一代mRNA疫苗的关键方向之一。淋巴结是诱导免疫应答的关键部位,高效靶向淋巴系统的递送策略对于提升疫苗免疫效力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尚缺乏既能避免肝毒性又具淋巴倾向性的mRNA递送系统。202...
-
清华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合作揭示丙型肝炎病毒RNA加帽分子机制2025-08-15
2025年8月7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向烨课题组与山西医科大学曹济民团队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polymerase-catalyzed FAD capping of hepatitis C virus R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X射线晶体学技术,揭示了丙型肝炎病毒(HCV)RNA 5′端合成FAD帽的分子机制(图1),为HCV 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补充。图1 HCV的RNA聚合酶NS5B催化RNA 5'端加FAD帽的分子机制...
-
基础医学院傅阳心团队合作开发放射激活免疫“引擎”精准唤醒肿瘤局部与全身免疫反应2025-07-07
在肿瘤免疫治疗持续革新的当下,如何精准唤醒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尤其是激活肿瘤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与T细胞的协同作用,仍是一项重要挑战。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傅阳心团队和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团队合作,从前药分子开发技术和内在激活机制方面共同阐述了一种创新性免疫策略:通过放疗响应药物精准激活TLR7/8(Toll-like receptors 7/8)通路,从而在肿瘤局部诱导强劲的...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傅阳心/梁永团队开发膜锚定IL-12新型mRNA疫苗,激活全新T细胞抗肿瘤军团2025-06-25
近年来,mRNA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现有的 mRNA-LNP 癌症疫苗研究多聚焦在增强抗原表达与免疫原性,其在诱导高质量肿瘤特异性CD8+ T细胞方面仍显不足。研究表明,目前LNP递送体系主要诱导IL-1β、IL-6和IFN-I等细胞因子,从而增强抗原特异性CD4⁺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和B细胞反应。然而,IL-6等细胞因子可能抑制初始T细胞向效应T细胞的分化,而后者对于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至关重要。因此,选择合适...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常智杰教授团队发现三阴乳腺癌新靶点2025-06-13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疾病,其典型特征是缺乏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无扩增。该疾病通常进展迅猛,并易转移至远端器官,加之缺乏特异性治疗靶点,最终因肿瘤转移导致患者生存期极短。因此,深入揭示驱动三阴性乳腺癌转移的理论机制,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025年6月10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常智杰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分子癌症)杂...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常智杰课题组开发肺纤维化治疗新方法并完成I期临床试验2025-06-05
肺纤维化是一类以肺组织进行性瘢痕化为特征的严重慢性肺部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手段选择有限,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肺纤维化进程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整体预后差。因此,开发更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策略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包括干细胞治疗、外泌体疗法、免疫调节药物以及基因治疗等新兴手段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外泌体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试验还处在早期阶段,缺乏系统且详实的科研数据指导临床应用。2...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傅阳心团队研究开发靶向瘤内耗竭T细胞的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肿瘤免疫治疗药物2025-06-05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阻断(ICB)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T细胞耗竭导致的低响应率仍是癌症治疗主要挑战。研究发现,TIM3作为新一代免疫检查点,在肿瘤微环境(TME)中特异性高表达于耗竭CD8⁺ T细胞,抑制抗肿瘤免疫。虽然TIM3阻断可部分恢复T细胞功能,但单药效果有限。细胞因子IL-2作为T细胞激活的第三信号,能够有效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激活与扩增。在T细胞耗竭的过程中,IL-2信号通路是最早丧失的功能...